選擇硅脂錐入度測試的合適錐體,需綜合考慮硅脂類型、應用場景、行業標準及測試條件,核心邏輯是通過錐體參數與硅脂特性的匹配,確保測試結果準確反映實際性能。以下是具體方法和依據:
標準規范直接決定錐體選擇
不工作錐入度測試采用全尺寸錐,具體數值范圍根據產品等級分為 200~260、200~250、170~200(0.1mm)。
當樣品量少且全尺寸錐入度在 175~385 單位(0.1mm)時,應使用四分之一錐(25g 總質量)。
若錐入度大于 400 單位,需用 “標準的" 全尺寸錐(100g 總質量);小于 400 單位則用 “供選擇的" 全尺寸錐。
GB/T 269-91(潤滑脂錐入度測定法)明確規定:
HG/T 2502-1993(5201 硅脂標準)要求:
GJB 3382-1998(導熱硅脂規范)推薦使用四分之一錐,因導熱硅脂通常屬于中等稠度(錐入度 200~300),符合 GB/T 269-91 的四分之一錐適用條件。
硅脂類型與錐體的對應關系
導熱硅脂:
多數產品(如長城 7502、卡夫特 K-5211)采用四分之一錐,因其測試質量(25g)和體積(標準錐的 1/4)更適合中等稠度且需精確控制壓入深度的場景。例如,7502 號硅脂的四分之一錐入度為 59(0.1mm),換算為標準錐約 236(0.1mm),符合中等稠度要求。
絕緣潤滑型硅脂:
部分產品(如 DX-9020)需用全尺寸錐測試工作錐入度,以模擬實際使用中的動態稠度變化。例如,DX-9020 的工作錐入度為 260(0.1mm),直接反映其在機械運動中的潤滑性能。
高觸變硅脂(如 K-5211H):
由于觸變性強(靜置時稠、攪拌時稀),需用四分之一錐減少測試時間(5 秒)對結果的影響,避免因快速壓入導致的假象。
研發階段:
質量控制:
特殊應用場景:
測試條件一致性:
溫度:必須控制在 25℃±0.5℃,否則需按標準修正系數調整結果(如每偏離 1℃,錐入度變化約 2 單位)。
時間:壓入時間嚴格為 5 秒,誤差超過 ±0.1 秒可能導致深度偏差>1%。
試樣狀態:測試前需靜置 1.5~2 小時使溫度均勻,且表面需刮平至無凹凸,否則阻力變化會導致讀數波動>3%。
錐體校準與清潔:
數據處理與換算:
選擇硅脂錐入度的錐體需遵循 “標準優先、特性匹配、條件嚴控" 原則:
標準規范是核心依據,如 GB/T 269-91 直接規定四分之一錐的適用范圍。
硅脂特性決定基礎選擇,導熱 / 高觸變硅脂用四分之一錐,絕緣潤滑型多用全尺寸錐。
測試條件是精度保障,溫度、時間、試樣狀態的微小偏差都會影響結果可靠性。
特殊場景需靈活調整,如高溫環境需修正溫度系數,高真空應用需避免錐體損傷材料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確保測試結果準確反映硅脂的實際性能,為研發、生產和應用提供可靠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