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氏粘度計的常數(c)是衡量其毛細管特性的關鍵參數,直接影響運動粘度計算的準確性,需通過標定確定。標定原理是:用已知運動粘度的標準液(如標準粘度油)流經粘度計,測量其流經時間,再根據公式反推常數(c = ν? / t?,其中 ν?為標準液的運動粘度,t?為標準液的流經時間)。以下是詳細的標定方法:
標準液:選擇與待標定粘度計適用范圍匹配的標準粘度油(如 GBW (E) 130001 系列,粘度范圍覆蓋 1-10000 mm2/s,不同溫度下的標準值需已知,如 20℃、40℃、100℃等)。
輔助設備:恒溫槽(控溫精度 ±0.05℃)、秒表(精度 0.1s)、移液管(10mL 或 20mL)、吸球、脫脂棉、清洗溶劑(如石油醚、乙醇)、鑷子。
待標定物:烏氏粘度計(需潔凈、無破損,毛細管無堵塞或變形)。
用移液管取規定體積(如 10mL,根據粘度計容量確定)的標準液,從烏氏粘度計的加注管緩慢注入,避免產生氣泡。
將粘度計垂直固定在恒溫槽支架上,確保測定球(上下標線之間的部分)完quan浸沒在恒溫介質中,且粘度計垂直度偏差≤1°(可用水平儀校準)。
讓標準液在恒溫槽中靜置 15-20 分鐘,確保其溫度與恒溫槽一致。
用吸球從粘度計支管緩慢吸氣,使標準液液面上升至上標線以上約 5mm,松開吸球,讓液體自然流下。
當液面恰好到達上標線時,立即啟動秒表;到達下標線時,停止秒表,記錄流經時間 t?(精確至 0.1s)。
重復測定至少 5 次(同一標準液、同一粘度計),每次測定前需重新將液面吸至標線以上,確保流動狀態一致。